发布时间: 2024-06-19 16:01:40 点击量:
多年来,科学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几乎都建立在一个名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假说上。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基于这一假说的论文被视为该领域的奠基性研究。这一假说也以其深远影响力指导着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新药开发。
但如果这篇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涉及学术造假呢?
当地时间6月5日,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宣布,这篇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领域的基础研究涉嫌对图像进行处理,论文通讯作者承认论文包含篡改的图像,同意撤稿。
这一结论,经历了两年的争辩才算出炉。但这篇研究论文已发布18年,其在领域内巨大的影响力已经产生。18年来有大量研究在此基础上展开,这些研究会不会已被误导?多家顶尖药企的相关项目是否还能继续?研究团队的心血会不会付之东流?
争辩两年,确有篡改
“β淀粉样蛋白沉积”假说,描述的是人脑部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会引发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递质紊乱以及氧化应激等系列反应,出现神经元受损,继而引发痴呆。
这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核心理论。
而对这篇描述发病机制论文的质疑始于2022年。
2022年7月,《科学》发表了一篇深度调查报告,指控2006年刊登在《自然》杂志上该论文存在学术造假问题。调查报告称,该论文中的实验图像可能经过篡改,部分数据可能被捏造,从而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提出了严重质疑。
这一消息迅速在生物医药领域内引发了广泛讨论和震动,因为如果指控属实,意味着过去十几年基于该论文成果的众多研究方向和巨额研发投资,可能都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
数据造假,结论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大多数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临床试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主要临床终点,尤其是在减缓或逆转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衰退方面。
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研发也艰难异常,美国制药行业协会统计其20年研发成功率仅2.7%。
十多年来试验一次次失败,用于治疗该病症的开支却在翻倍增长。据2018年一项不完全统计,全球用在阿尔茨海默病上的医疗花费当年就高达1万亿美元。
这一切,是否意味着β淀粉样蛋白并非“罪魁”?其中一部分失败,是否和奠基性论文的误导相关?
《科学》报告认为,造假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一些声音认为,既然有学术造假,相关结论就该推倒重来;但另一些声音则表示,即使这篇论文存在重大问题,但淀粉样蛋白作为病因的结论依然可信。
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明尼苏达大学神经科学家凯伦·艾什这样说:“图片操纵并没有改变实验的结论。”
破坏范围尚待明确
在学术影响上,据不同的统计来源,这篇文章被引用至少2300—2500次,其撤稿后预计会成为有史以来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撤稿论文”。
在资金投入上,据《科学》报告指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涉及淀粉样蛋白的项目投入约16亿美元(约108亿元人民币),约占所有阿尔茨海默病项目投资总额的一半。
更严重的是,这场风波不仅动摇了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某些基础理论,特别是关于β淀粉样蛋白沉积作为主要致病因素的主流理论,还可能迫使大量相关研究团队,重新评估他们的研究路径;多家药企的研发项目都可能因此面临挑战,对新药研发进程造成重大影响。
尽管此事件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相关研究也一直未能展示显著的临床效益,但科学界目前还没有完全放弃β淀粉样蛋白假说。也有其他报道指出,一些与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相关的其他方向研究仍有希望。这或表明,由该风波造成的直接影响范围尚待明确。
风波平息仍需时日
人们把阿尔茨海默病叫作“脑海中的橡皮擦”,有时也叫作“最没有尊严的疾病”。它对患者本人和亲属都是严重的折磨,给医疗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
更重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普遍存在,加剧了社会对于衰老的恐惧和对疾病无能为力的感觉。科学界希望攻克它,拾起公众对医疗科技的信心。
但这起奠基性论文的造假争端,却持续影响着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公众对该疾病研究的信任度。
至今年6月,这一风波最新进展包括有关研究人员计划撤回涉事论文,以及该研究团队对《科学》杂志调查报告的回应。印第安纳大学神经科学家、《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杂志编辑唐娜·威尔科克说:“很不幸,花了两年时间才做出撤回的决定。”
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科学研究诚信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科学界还需加强监督和验证机制。它带来的影响,仍需漫长的时日才能平息。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梦然
上一篇 下一篇